💚2021-2022講師陣容:
【建築美學】胡琮淨 城市規劃設計師(74級誠班)
【故宮文物】惠風 故宮文物導覽(75級善班)
【音樂故事】黃瓊慧 音樂博士(75級誠班)
【經典文學】陳韻琳 作家&電台主持人(66級平班)
為了讓全世界的校友都能儘量即時連線參與精彩課程,綠藝線上講堂約以每月一次的頻率,特訂於台灣時間週六早上10至12點舉行,不少旅居美國、中國等地的學姊妹反應,能在海外像回到北一女校園一般, 跟綠衣同學們一起上課,感覺特別親切溫馨!
你知道,光復樓是一棟「會呼吸的房子」嗎?
光復樓有大家滿滿的青春記憶,但是你可曾看過她的「冰淇淋窗花通氣孔」?!
1933年興建的光復樓,當年由日籍建築師篠原武男帶領的建築團隊完成。本講座將從光復樓的建築故事,帶著大家進入你所知道與不知道的北一女校園回憶......
講座內容已錄影剪輯置於校友會 Youtube 平台
光復”塔”女孩兒們的校園青春夢:光復樓的建築故事(上集)
光復”塔”女孩兒們的校園青春夢:光復樓的建築故事(下集)
「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貝聿銘(1917-2019),是第一位得到普立茲克建築獎的華人,也是現代建築主義的巨擘。102歲的生命經歷,建築大師的殞落見證上一個世紀的變動,也象徵一個建築時代的結束。
被稱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宗師」的貝聿銘,他的建築原力就像《Star War》的尤達大師一樣,貝大師四兩撥千金的優雅身段,令人景仰!
他的美秀美術館、羅浮宮的大金字塔、東海教堂…風靡全球,朝拜者眾。貝老融合東方與西方思維的優雅身影,更是建築界的傳奇之一。貝先生的東方溫文儒雅如何征服西方思維?
如同麥克阿瑟將軍所說:「老兵不死 只是逐漸凋零」!
貝老的「現代主義建築原力精神」,終將一直與我們同在!一起精華回顧一下大師的作品,向貝老的精采身神致意! “May his force be with you!”
2019年4月15日,全球的人心都揪成一團,巴黎聖母院失火了!
巴黎聖母院可說是歌德建築界的”維納斯”,在她之後的850年以來,歐洲各國許多歌德式建築都以她為標竿,她是歌德式建築永遠的「美的代言人」!
災後,各界對於中央尖塔的修復議題,爭議不斷!
依原樣重建?還是呈現21世紀新時代精神的新設計?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討論?
付之一炬的中央尖塔,實際是19世紀法國建築師與理論家維奧萊-勒-杜克(Eugène Emmanuel Viollet-le-Duc)當時重新修建的。維奧萊-勒-杜克是誰?他在建築史上為什麼如此種要?當時引起他修建的緣由,跟《鐘樓怪人》有什麼關係?建築師維奧萊-勒-杜克後來在修復巴黎聖母院的工程上,又做了什麼自己的”置入性行銷”?
想知道被火紋身的巴黎聖母院,許多前世與今生的美學故事?
火鳳凰未來要如何浴火重生? 一起來聽聽巴黎聖母院的建築美學故事。
從女性主題著手介紹及欣賞文物,延伸至當時婦女的生存困境,甚至是歷史社會環境的省思。
以「宋 陳居中 文姬歸漢圖」為發想,探討歷史上蔡琰的生平經歷,以及後世藝術家以此創作的畫作,延伸至其父蔡邕的有趣故事,及對後世的啟發。
來故宮必看的翠玉白菜,與真實白菜相似度幾乎百分百,是由翠玉所琢碾而成,親切的題材、潔白的菜身與翠綠的葉子,都讓人感覺十分熟悉而親近,具有超人氣!想知道它的主人是誰?故宮有幾棵白菜?又見證了什麼樣的歷史過程?多少風流人物,盡付笑談中!
講座將從三個方向探索“翠玉白菜”種種迷人之處
一. 翠玉白菜的迷人之處
二. 中國史上最後一位皇太妃--瑾妃
三. 清後宮嬪妃的正式裝扮--大拉翅?旗袍?
南宋皇室一脈相承北宋徽宗「詩畫合一」的理想,後宮女子亦不遑多讓。宋寧宗楊皇后(1162-1233)少以姿容入宮,頗涉書史,知古今。南宋理宗時,楊被尊為皇太后垂簾聽政。書風秀雅。
本次講堂將以三個面向探索令人嚮往的南宋文藝風格:
一. 回顧楊皇后在位時,在南宋藝壇扮演的角色及影響力。
二. 探討南宋小品繪畫迷濛清曠的畫面,再現詩境。
三. 看看宋朝皇后的打扮與朝服裝飾,實令人心嚮往之。
古斯塔夫·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此曲是馬勒的第一部交響曲作品,創作於1885到1888年之間,現已成馬勒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
1913年5月29日,俄羅斯芭蕾舞團第三度與史特拉汶斯基合作、由尼金斯基編舞的芭蕾舞劇《春之祭》在巴黎香榭麗舍劇院首演,因著前衛的音樂與舞蹈風格引起觀眾騷動,成了西方表演藝術史上最具話題性的一場「未能順利完成的首演」。
然而一百多年來,這舞劇一再被重編、重製、重演,史特拉汶斯基的芭蕾音樂《春之祭》也獨立成管弦樂作品,成為二十世紀藝術音樂的經典。
此講座帶大家從《春之祭》的首演開始,深入史特拉汶斯基的音樂設計與聲響,探究他與俄羅斯芭蕾舞團合作的作品中,如何在1910年代的巴黎,向西方世界展現俄羅斯文化,並挑戰傳統的審美思維、展現音樂藝術表達的新風格。
古典音樂歷史裡,最具「英倫風」的就屬佛漢.威廉士(Vaughan Williams,1872-1958)的創作。他對英國民歌有著深厚情感,作品裡透露著濃濃的不列顛土地情。透過悠遠的古調懷舊與傳承,顯現了對宗教的神聖敬虔,並訴說他對歷史裡都鐸榮光的頌讚、與鄉間田園風光的洗禮與感懷……
今年是佛漢.威廉斯150歲誕辰紀念,此講座介紹大師的經典作品,並從音樂結構內容分析你的聽覺,串起英國歷史文化脈絡,解密他的「英倫印記」!
在左右派極端對立的歐洲—多麗絲萊辛/2007/金色筆記 (上)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多麗絲萊辛的《金色筆記》,是一部非常恢弘的作品,以文學 書寫了跟我們息息相關的年代。在這大部頭作品中的黑色、紅色、黃色、藍色、金 色五本筆記中,探索殖民議題、左右對立與理想主義的幻滅、女性在大時代中能否 自主自由、下一代的惶惑,以及走出生命陰影重新出發的跟大時代、跟自己和解。 歡迎一起來探索這大時代女性成長的心路歷程。
回 綠園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