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樓 x 長廊篇
紀心怡 79忠
八十八年來,光復樓佇立在那兒,迎接每一位充滿好奇與期待的新生,歡送每一屆展翅高飛的畢業生;校園裡的建築與設施隨著時間更迭,唯有光復樓一直都在,乘載著一屆又一屆小綠綠們的青春歲月,成為校友們啟動時光寶盒的神奇按鈕!
每一年的三十重聚盛會,總能聽見許多畢業三十年後首次回校園的校友說著「一踏進光復樓,我好像瞬間回到十七歲!」「一走進那長長的走廊,我以為早已忘記的記憶都回來了!」。長型建築加上封閉式走廊設計,搭配深綠色門窗,有人說白天的光復樓走廊帶有一種沈靜安穩的氣質,陽光將窗戶投影在地上,一扇又一扇,彷彿無限延伸,為小綠綠們開啟文武兼修的學習生活;也有人覺得高三留校夜自習時看著夜晚時分老式日光燈閃爍的幽暗長廊,頗有前途黯淡之感;還有人覺得只要進入光復樓似乎就進入了魔幻空間,不論一牆之隔的博愛特區如何紛擾,光復樓總能帶給學生一種安心感,忘記人群、鐵馬、旗幟、喇叭所帶來的喧囂與緊張。
一樓的空間過去曾作為縫紉教室、烹飪教室、化學實驗室、琴房等,目前則為校長室、行政辦公室、教師休息室、教官室、會議室、及保健室等,學生們還戲稱教師休息室為「龍淵」。走廊上設有佈告欄,大家都知道體育是北一女學生的必修課,過去曾有個「留影」專區,表揚德智體俱優的學生,有校友回憶當年學校每年定期邀請「留影」校友返校領獎,有位校友連續六個學期都登上「留影」榜,真是允文允武!
大學榜單也會公佈在川堂,常有直屬學妹為學姊的名字畫上愛心。川堂入口處斜角的影印室空間,日據時期原是學生進出使用木地板的光復樓時換穿室內鞋的空間,為了方便人流進出,開了六扇門,地板上還留有當年鞋櫃留下的痕跡。曾有八十多歲的校友,站在這六扇門前紅了眼眶,不知是否想起了當年邊道早安邊換鞋的畫面;隨著校園風氣日漸開放,學生服儀規定也愈發自由,有時自由過了頭,還會看見教官追著學生跑:「不要穿著拖鞋在校內跑來跑去!」
二樓與三樓的走廊,最令人難忘的就是那一整排紅咖啡色矮櫃了!櫃子最初也是作為鞋櫃用途,後來則成為學生的置物櫃。在班級人數平均48至50人的年代,能有個額外的置物櫃是多麽幸福的事!校友的回憶裡,除了課本與參考書,櫃子常用來放置運動服及運動鞋,也有人放整罐的奶粉,餓了隨時泡杯熱牛奶;還有三類組的校友記得曾將實驗用的果蠅也藏在櫃子裡呢!儲物功能之外,矮櫃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與窗戶齊平的檯面,背負升學壓力苦讀之餘,小綠綠總愛三兩成群坐在矮櫃上,或是彈吉他唱歌、或是分享彼此的便當菜色;想要獨處時也會挑個靠窗的位置坐在櫃子上讀書或看著窗外發呆;當然,三兩成群安慰著考試成績不理想而落淚的同學,也是走廊上常見的畫面。有人回憶當年導師個別約談關心學生近況時,也會讓學生坐在矮櫃上,讓她感覺特別溫馨與嚮往,還刻意製造機會讓自己被約談!
坐在矮櫃上是校友們的最愛 (圖:Focus Group校友提供)
長廊、矮櫃、窗戶可說是造就光復樓獨特氛圍的三大特色!上推式的木構造窗戶,彷彿電影裡的浪漫場景,不論是在矮櫃上倚窗而坐、或是從教室內探頭向外,好一幅既文青又可愛的畫面,90級後的學生坐在矮櫃上一時興起,還會將腿伸出窗外(當然是不能被教官看到);不論哪一個世代,為了趕著下樓參加朝會或課間操、趕著上體育課、趕著在第八節上課前衝去法院買麵包等,幾乎都有從教室跳窗而出飛奔下樓的青春回憶!說到體育課,就令人想起大家關起門窗在教室裡手忙腳亂換體育服的畫面,現在想來真是可愛極了!聰明又靈活的北一女學生,利用年久失修、上推後會緩緩下滑,無法固定的窗戶玩起遊戲,一邊控制著窗戶下滑速度,一邊對探身窗外的同學喊著「狗~頭~鍘~~!」。
光復樓轉角的光線美麗而神秘
光復樓最初建造時是三層樓,民國54年增建為四層,近年因為結構安全考量,已將四樓拆除。光復樓的樓梯也是學生們喜愛逗留的地方,由於寬度較一般樓梯寬一點,梯階高度又比較低,學生們喜歡靠邊坐在梯階上自習,也喜歡坐在樓梯轉角的窗台上放空,圓拱型的窗戶及樓梯攔板上的簍空裝飾,都在北一女學生的回憶中佔有一席之地。最早三樓及四樓設有音樂教室、美術教室等,後來則改為一般教室,據校友回憶,美術教室還有美麗的天窗來增加採光!從停止使用到真正動工拆除的這段期間,四樓頂成為高三學生的秘密基地(其實是禁止進入),學生會偷偷上去餵養流浪貓,或是讀書累了就上去享受片刻寧靜與獨處!
高三生的教室充滿升學壓力,學期一開始,黑板上就寫著距離大考的倒數日期。苦悶的日子裡,一些特殊的聲音,也讓學生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民國63年改為磨石子材質前,光復樓用的是木地板,學生遠遠的就能聽見老師鞋跟踩踏地板的聲音,還練就出聽腳步聲就能辨別老師的心情,等會兒進教室會不會先小考;早年在午休時間有「北一女之聲」廣播,讓學生一邊吃便當一邊聽聽古典音樂;也有位小提琴造詣頗深的數學老師,特別帶了琴來學校為學生拉奏一曲,舒緩壓力;還有一位天天唱著歌劇、騎腳踏車經過的伯伯,讓師生都感到好奇,老師還特別請這位伯伯來分享他唱的歌兒呢!
既是歷史悠久、像塔樓般的老建築,當然也有一些奇聞軼事。例如木地板年代,蟲害難防,校友還記得老鼠爬過腳背的驚恐觸感;還有就是傳說中有學生因門鎖故障而被困在廁所中時,神奇出現「解鎖」的紫衣學姊。光復樓身為「校門第一排」,新生第一天進校門就能看見米黃色磚牆上「光復樓」三個字,懷著對光復樓的好奇與對高三學姊崇敬的心情,在綠園裡成長茁壯;偶爾趁著分送烹飪課料理給學姊的機會,興奮地踏上塔樓階梯,期待著自己也能靠著窗戶坐在矮櫃上,讀書或發呆都好!轉眼間驪歌響起,當年的小高一們也完成高三學業,與同學互道珍重,踏出光復樓各奔前程;高中三年的點點滴滴,也隨著時間漸漸淡忘。幸好,八十八年來,光復樓一直都在,北一女學生不論畢業幾年、幾十年,只要回到光復樓,就像時空凝結般,綠衣黑裙的青春記憶全都鮮明了起來!
還好,光復樓仍會一直在,光復青春的故事,繼續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