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分享
綠意盎然 >校友分享
特色校友劉又華:《絕處逢生,就能在失敗處積累智慧》
2019-10-18

《絕處逢生,就能在失敗處積累智慧》

文:劉又華(58恭) 照片來源: 朱慧姬 攝


我對北一女時代的印象,是50年前的事了。至今記得很多當時與師長同學們的互動,尤其是那些有趣,但對我來說有點困難的課程,如樂理,縫紉,我記得射擊和游泳課都考了幾次才勉強通過。

這些不是主科的教育,讓我們這些著重讀書考試的女孩子身心發展比較均衡,這對後來整個人生,敞開一個比較廣大的領域。 

從班名,就可對一女中的教育略見一二:溫良恭儉讓…這當然是傳統女人的美德。至今,走到哪裡,我大約都可以猜出哪些女孩子是一女中畢業的。北一女女生的特色是:溫和有禮,中規中矩,聰明好強,自視較高,讀書做事都追求優秀的成績與表現。

★創業心法:家訓、校風、企圖心

在後來創業奮鬥許多年間,我發現,更需要的是企圖心,願意冒險取勝的勇氣,衝闖的鬥志,與堅忍向前的決心。而我自忖本質裡有一股非常堅強的行事道德規範,一分面是無形中由小到大父母的教誡,但其中也有許多是來自北一女三年無形而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當下講究前進的時代,也許有些並不合時宜,但也已經是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在我年輕時的專業職涯,與後來30年的創業奮鬥中,經過了許多重要的轉捩點與曲折起落。這些在我人生中關鍵的轉變,回想起來,是由於對當時狀況的不滿意,不安於現狀,或是說,想要按照自己的心意做出的決定。而不是走一條大家都走的,或是比較有保障的方向。

我許多農學院畢業的同學,到美國後,有些讀比較相關的生化微生物方面的研究或技術,其中有人頗有成就。其實大多數都轉行電腦,因為當時這是最熱門又容易找高薪的工作。

我讀了一門電腦課卻覺得很乏味。後來選讀環境工程,比電腦有趣多了,其實也是因為我先生讀這一科,也所幸我們後來同行,才能齊手並肩互補互成闖出一片事業。轉系轉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經歷過許多的困難,論文與工程師執照都不順利,波折迭起。最後也克服了這些難關。

我早年曾經在上千人的工程團隊,幾萬人的大公司任職。對工程計劃的系統化營運十分欣賞與嚮往。想像中,要建立那樣一個複雜系統化的經營體系,一定會經歷一段艱難曲折的奮鬥路途。當時雖然年輕,但是已對營運的構想非常心儀。

後來又在一家幾十人的公司工作多年,親身經歷了一個小型公司的成長;了解並且學習了許多工程公司所需要的營運與生存的關鍵要素。

我也可像大部分的同業朋友在工程公司做事,但是往上仰看金字塔的上端遙遙無期,那不安於現狀而嚮往冒險,追求遠程前景的心悸動了。 

我在八零年代末期成立了我的工程公司,第一個辦公室,是在我家的地下室。後來在三年內,由於員工增加,換了四次辦公室。

我的先生在我成立公司四年之後,終於被我說服加入了我的公司,從此如虎添翼。當然真正的人生,從來不像小說中的平步青雲,實際上的艱難起伏,才是真正事業的寫照。

★創業動力:不安現狀,嚮往冒險

在經營工程事業的幾十年裡,曾因營運的錯誤,把公司的營運與財務拖至谷底。

而每次在最艱難的困境中,總能找出生路,後來不但起死回生,把在失敗中學到的經驗,又在後來經過多次起落的磨練中,最後能在30年之後,在退休前,把公司帶到有四百多名員工,其中近一百位有照工程師,近兩百位科學技術人員,幾十位會計師律師行政人員,公司上億美元的年營業額的規模;海外工地到達日本琉球、韓國、關島,歐洲的葡萄牙以及中東的卡達;靠的就是那份堅強的毅力,與一定要完美的完成工作的決心。

早年對大公司、大工程團隊系統經營的好奇,形成了對創業長程目標的憧憬期盼,而在追求成功過程中,可能遭遇的曲折起落,對我而言,不但不是阻礙,反而有一股不可思議的吸引力。 

這些也許就是一個像我這樣的創業者的基本因素吧:好奇憧憬,期盼遠景有遠見,勇於面對冒險艱難,覺得是吸引力而不是阻力。決心與毅力可能是能成功的走到終點線的最大因素。

★創業挫折:識人不當,曾使營運陷入困境

說到我經歷過的挫折,真是數不勝數。因為轉系轉行,當年考過16小時的工程師執照考試,工學院畢業的人,四年經驗就可以取得執照,而我因為沒有工程學士學位,花了近兩年的時間,與州政府執照審核周折,最後還是被要求八年後才取得工程師執照。這對我早年的職涯頗有影響。

重大的挫折,則是曾經幾次因識人任人不當,經營錯誤,導致公司財務營運上的困境。公司幾乎倒退負成長有數年之久。

後來公司贏得千萬美元工程合約後才發現,技術經理在呈交提案投標時漏了幾個大項目,焦慮異常夜不成眠。在極端的惶恐混亂中,要理智鎮靜地研究如何在技術上與合約條件中,找出可循之途,以少賠為贏,做出決斷。我的嚴重胃病就是這樣積憂成疾。這時極大的勇氣與毅力,就是唯一解決的武器了。

人生的許多際遇與結果,是一連串機緣機運,和個人的個性能力的複雜組合。

離開綠園那一年18歲,在那個年代,考上大學可能是唯一也是最好的一條路。對北一女的學生來說,考上大學或名校都不是難事,只是要讀一個自己喜愛而對將來很有潛力的科系,就要看考試成績和運氣了。當時與現在的情形很不同,我們在18歲時面臨的選擇很有限,即使到大學畢業,在那個經濟尚未開發飛揚的時代,就業情形也不容易。

雖然有時也回想當年的遺憾,就是沒有機會讀新聞寫作的科系。但其實從不後悔我在人生每一個路口做過的決定。在該放手的時候放下那不捨,而且果斷地做出不能回頭的決定,是智慧。       

從小喜歡說話寫作。高一下,跟著許多人參加文理組分班考試,讀了理組又順水推舟地唸了農學院。只有在大學一年級時,參加過台大新聞社,撰寫了幾篇專訪稿,算是圓了我採訪寫作的美夢。

自從退休後,著手寫作,希望寫下這幾十年所經歷的值得記憶的人與事。現已完成四十多篇文章。有數篇文章投稿刊登在報章上。這也算還了我從小想當作者的願望吧。目前正在做最後的整理,希望能有機會出版成書。

我沒有讀我從小就愛好的新聞採訪寫作科系,而後來因轉行工程而創立公司,奮鬥出一些成就。在美國全國各地政經軍商等等不同有關的大會上,多次得奬。讓我這原本平凡的我人生,綻出精彩。現在也有機會可以把自己幾十年的經歷寫出分享。此生無憾。

這些我經歷過的經營挫折,人事管理,參與美國工程經營,社會,與政治人物接觸的經驗,希望對創業有好奇心,工程或其他工業營運有潛力,或是美國一般政治或社會,有興趣的讀者,提供一些我個人親身經歷。

★創業回顧:朝著遠方前進,提攜後進

三、四十年前,一個亞洲女人,在美國保守的中西部,如何在以美國主流男性社會為導向的工程業界,不但要尋覓求生之道,且要挺得住那困難競爭的毅力,求取一席之地。同時需要應對美國大環境的壓力,例如,美國政治導向替換,經濟起伏,社會結構等等,都會影響工程界與環境保護的未來方向,與政府預算。 

我個人覺得,年輕人應該要認知,社會上有多層的理性的競爭。台灣和美國都是自由民主開放的社會,但是沒有理性競爭,社會就沒有衝刺往前的原動力。而我在美國這樣一個種族複雜,又以男性為主的工業界,能略有一席之地,就是憑著,目不旁視周遭的紛擾,也許是輕視歧視,也許是不信任懷疑……,執著堅持的朝著一個遠程目標前進。

我和先生在多年前,就成立了一個工程奬學金。當時由於見到在我們這些基本工程與環境保護工程業界的人才,經常流失;許多工程員才轉行到薪水比較高的醫界,法律界,財政管理等的行業。

我們成立了一個工程奬學金委員會,每年提供給高中生,鼓勵他們參加我們建設改善地球的行業。前些年我們並製作幾分鐘的工程短片,由我們的委員參加不同年輕人的聚會解說工程工作,希望引起年輕人的興趣加入我們的行列。我們希望繼續依照這個工程奬學金委員會的宗旨,擴張到更多學校或機構,提高工程師的重要性與地位,吸引更多優秀的年輕人有興趣來參與工程工作。  

★最新計畫:將智慧成書,惠澤他人

之前在退休晚會上,公司同仁,各業界與過往同僚,兒女媳孫與親戚們的歡笑中,用詼諧幽默的感性,為我們這幾十年的奮鬥努力,做了一個完美的肯定。

公司同仁幕僚在陳述感言時,令我激動。他們說,我們的帶領奮鬥,激勵改變了他們的人生。我其實從來沒想過,我們做過的事情走過的路,會對我們接觸過的人有這些激勵與影響。 其實這些激勵激動是互相的,公司與他們全部,也改寫豐富了我們這平凡的人生。就是這些激勵激動,讓我動了寫作的激情。

我在書中也講述了許多我與美國政治社會在多年接觸後的個人看法,非常希望能與年輕人分享。書中也有許多篇文章,講述當年創業維艱的辛苦,與後來如何建立公司營運系統的決心。

我現在正在進行最後編輯,並與出版社有了接觸。似乎他們有興趣做更深的商討。希望能在不久的將來,可以與大家分享這些由於激勵激動所釀造出的寫作激情的成果。


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