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66義 于人瑞 網頁編輯:薛雰雰
看見齊柏林
我們見山,見山的高曠與遼闊
我們學山,學山的百納與胸襟
山,是齊柏林原初夢想的起點。
我們一行近二十人,來自北一女民國五十四年到民國七十九年畢業的校友,以依偎著蜿蜒淡水河的磚紅捷運廣場為起點,在觀音山掩映的秋日晨光中,由校友會活動組孫乃文學姊帶領,結隊邁向小鎮老街巷尾的「齊柏林空間」。
這一路上笑談風生,從馬偕到陳澄波,從媽祖到齊柏林,山與水的匯集,彷彿為我們的參訪暖場,大家不知不覺轉入了一列洋樓,迎面而來的巨幅雪山實景照片,用冷竣的序語,為我們探索冬日臺灣山嶺的樣貌,它就是齊導以真情守護環境的見證。
這次特展的主題是「見山」,但不論見山是山不是山,我們隔牆便被直升機的螺旋槳音、與倒映在展場地面的機影,引領入了視野的制高點,也就是從這裡,齊導偉岸的側影,手持著攝影機,逐一將我們納入扇扇山門,雪山的圈谷、穆勒特布山的稜線、大霸尖山的雄奇、小霸尖山的陡險、能高山的挺秀、大屯山的瑰麗、中央山脈的壯闊,這一連串圖像構成的震撼,讓我們從臺北盆地竄升,很快經由大自然的洗禮,感染了齊導與山林為伍的熱情。
隨著齊導的器材與收藏,我們走入了歷史的櫥窗,眼見定格的畫面,紀錄著二十年前九二一地震、十年前莫拉克風災前後,山川大地不同的樣貌。有感於捕捉地景跌宕起伏間迥異的畫面,跟隨著展區律動的心靈,重溯著傷痛的記憶,我們似乎聽見齊導殷殷的叮嚀,鏡頭會說話,請讓我們以飛鳥的眼光與姿態,一起來關愛我們的家園。
臺灣,巍峨是你的真形。我們繼續步入環境劇場,數段不同的影片,讓我們面對面體味出,2017年不幸因空難身故的齊柏林,以他執著而精彩的生命,持續教育著我們大地生生不息,永恆的真諦。